本帖最后由 文锦北路 于 2024-1-9 00:04 编辑
多年以前,罗湖区就信誓旦旦要把自己打造成国际消费中心,会议开了一年又一年,规划写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全区商业水平仍然品质落后,说裹足不前也不为过,在深圳全市的多项z指标继续下滑。甚至形成了很多个“环罗湖区”消费带。
第一、在2023年,罗湖区号称引入了多少家深圳首店和华南首店,首店经济占全市多少比例。但明者自明,罗湖区仍在疯狂吃老本,这些首店几乎全部来自于2021-2023罗湖万象城的调整和华润自身品牌升级,除去万象城,罗湖区还剩几个深圳首店?恐怕全市除了大鹏盐田,罗湖可以坐稳倒数第一。
第二、全区商贸业态落后。这几年,全市各区商业大发展,就拿山姆为例,这几年SAM已陆续在福田、龙岗、龙华、南山(前海)开设会员店,宝安沙井山姆开工建设。除去盐田大鹏,只有罗湖区连山姆都没有,成了“环罗湖区”山姆会员店。更遑论Costco这种华南旗舰,根本未把罗湖区列入备选名单。
第三、全区餐饮等业态相对落后,网红品牌基本把罗湖作为末尾选择。虽然罗湖曾经引入文和友带入茶颜悦色等开快闪店,但文和友早已风光不再,茶颜悦色人去楼空。现在不管是湖南新网红辣可可,汉堡品牌Shake Shake,甚至老牌西北菜西贝莜面,以及多种街头新晋连锁餐饮,都形成了“环罗湖区”餐饮带。全区占比最多的是卫生差,监管难以到位的路边夫妻店,东门烧烤摊,牛杂,给人极强的低劣感。
目前罗湖全区商业形态、氛围、品牌都严重落后,虽然这几年新开了天河城,KK Time等购物中心,但里面的品牌无亮点,品质低。开业前风风火火的万象食家甚至陷入营业困境,品牌大量撤离,这在华润系的商业版图里,实属罕见。罗湖这些新开业的购物中心与近年兄弟区新开的宝安壹方城,南山万象天地,龙华壹城中心,福田卓悦Town等,不管在规模还是品牌,商业运营上都存在明显差距。更难以吸引到优质年轻人来罗湖消费。
作为拥有三大陆路口岸的消费区,罗湖区这5年的商业虽然纵向比自己有进步,但横向对比兄弟区,完全可以打不及格。希望区商务局、商贸委等单位积极走访,改进工作和招商方式,在港人北上的大背景下抓住难得机遇,尽快升级全区商业业态。加快引入类似Costco,山姆、宜家等等这些各类人气商业品牌,而不是年复一年的把口号喊在嘴边,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