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深圳美术馆
协办单位
深圳大学社科部、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承办单位
深圳大学博物馆(筹)、深圳大学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
展期
2022年6月至9月
学术主持
尚辉
策展人
陈向兵 游 江
展览统筹
陈熙
策展助理
王婉菲 文婷婷 赵博雅 邓丽君
设计
陈琼贵
摄影
张腾
地点
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校友广场一楼深圳大学博物馆(筹)
深圳美术馆现场
前言
李大成教授是我们国内知名的当代工笔画家,毕业于南京大学,师从著名画家喻继高导师,在部队军校工作三十余年,曾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担任高研班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2019年9月应深圳大学聘请担任深圳大学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深圳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李大成教授因作品《红枫树下谁为伴》荣获全国第四届工笔画大展金奖而引起画界瞩目的。在创作中,他从传统出发,与时代同步,在绘画求新求变的大时代背景下,他以传统和自然为师,作品不仅强调形象的诗意再现,也追求对万物生灵内在生命力量的表达。他擅长工笔画,以孔雀题材的作品闻名。作品风格上,他继承了陈之佛、喻继高以来诸家的画风,作品注重用笔和勾勒,设色淡雅柔和,形成了清新淡雅、婉约宁谧的个人风格和艺术面貌。
在具体的创作中,他注重写生,扎根生活,在大量积累创作素材的基础上,把物象提升为心象,把形象转化为意象,并最终将其纳入到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之中。因此,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单纯凝练、简洁沉静,在语言上朴素明静、清新秀雅,他通过和谐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极富浓郁诗情的意境。总的来看,他的作品摆脱了传统工笔画的创作套路,而是直面生活,走向自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找寻能够激发情感的审美意象,从而来借物抒情,传达出当代人丰富、复杂的心理层次与感受。
《晚秋逸韵》 68cm×136cm 纸本设色 2022年(深圳美术馆藏)
作为我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之一,李大成教授的作品连续入选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多次受邀参加中国美协、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的“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1993年——1995年应国家文化部办公厅邀请创作了我国历史题材方面最长的工笔人物画《大驾卤簿图》。2011年11月策划组织“中国工笔画名家厦门学术邀请展”。2020年12月在深圳大学成功策划组织“工笔时代——2020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深圳)”及“当代中国工笔画发展研讨会”。2012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工笔画金奖画家十人展。2012年8月作为中国奥运文化代表团成员应邀赴英国参加“2012(伦敦)奥林匹克世界美术大会”。2016年10月作品赴巴西里约参加“2016(里约)奥林匹克世界美术大会”。这些年来,他曾分别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山东省美术馆、厦门美术馆、江苏无锡梵宫、南京维珍艺术馆、徐州喻继高艺术馆、厦门图书馆、福建龙岩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举办个人画展15次,出版个人专集12本,合出画册数十本,发表作品数百幅,学术文章十余篇。他的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受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李大成教授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从自身的工作出发,努力搭建实践与理论的交流平台,身体力行的推动着传统中国工笔画在当代发展,在深圳大学工作的两年多来,带领研究院全体同志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学术上开展和组织了一系列全国性大型学术活动及美术作品展览,主编出版多部大型精美作品、论文集,国内重点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和美术作品,在美术界引起较大反响。鉴于他的艺术成就,2022年2月受深圳美术馆之邀请,他在深圳历史最为悠久的美术馆举办了“四象悟心 丹青生灵——李大成工笔画作品展”,该展开幕后受到了业内的关注和好评,6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今年盛夏时节,展览巡展至深圳大学这座深圳最早建立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我们希望通过展览的举办,让广大青年学子看到老一辈艺术家与时代同步,笔墨当随时代,不断求新求变的理念,激励年青一代继承传统,坚持创新,在新时代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前行、开创未来。
深圳大学、深圳美术馆
2022年6月
深圳美术馆展厅现场与
书画频道直播现场
深圳大学博物馆(筹)展厅现场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参观展览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参观展览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副校长张晓红参观展览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副校长张晓红等领导参观展览并合影留念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深圳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