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深圳公开征求全市商业网点规划意见

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深圳市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深圳市商务局起草了《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通告公布之日起30天内,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反馈:

(一)信函邮寄: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号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12楼市商务局1210室流通和消费促进处收(邮编518000),联系电话:88102442,并请在信封上注明“《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二)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特此通告。

附件:1.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

2.《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编制说明

深圳市商务局2023年9月28日


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

引言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独特的历史、文化、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可以铸就一个城市的商业基底,进而定义城市特有的精神面貌。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境内外资本和新型商业运作模式涌入深圳,拉开了深圳商业跨越式发展的序幕。40余载的创新突破,深圳商业从无到有,已发展成为全国消费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为彰显全球创新城市形象,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激发城市发展内在活力,积极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圳市商务局牵头编制了《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本次规划聚焦实体商业消费空间,紧抓多元多层次消费新场景和新时代双区叠加发展契机,基于对全市核心商圈及重点商业载体的全面摸底与细致分析,科学谋划了全市商业消费空间的规划布局、层级体系、发展方向与支持机制,坚持“龙头引领”,推动构建“一区域一特色”发展格局,助力全市商业消费空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谱写新时代特区发展的美好篇章!  一、总则  (一)规划背景  伴随经济高速增长,深圳商业迅速发展,商业网点加速扩张,2020年全市零售、餐饮、批发等营业总面积超过6800万平方米,2022年3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约222个,年营收超30亿元的购物中心10个。知名特色商圈享誉国内,本土商业品牌依托城市产业特色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深圳城市创新与竞争内核的象征,“中国女装看深圳”“中国珠宝看深圳”“中国钟表之都”等成为深圳品牌标志。  面向2035,深圳将践行“国内国际双循环”示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围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发展定位,全方位推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立足湾区、辐射全国、面向全球”为导向,以深圳产业优势、创新特质、人文资源、自然风光为依托,适应消费新格局新趋势,汇聚全球消费资源,打造消费供给的“深圳样本”,推动消费成为主导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助力深圳成为富有城市品位、人文魅力的和美宜居幸福家园。  《深圳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基于对全市商业网点布设规模、格局的全面摸底,以及对各网点消费者画像的描绘,深入研究把握当前优势、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综合考虑城市空间、交通、文体、数字化等发展目标及方向,紧抓深圳从经济强市迈向国际消费大都会的时代机遇,在全市范围内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以全局思想、逻辑论证,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层级分明、布局科学、内容全面、融合普适、前瞻引领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更好指导深圳商业消费持续纵深发展。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3-2035年,近期至2030年,远期至2050年。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深圳市域范围(深汕特别合作区),规划区域面积约1997.47(468.30)平方公里。  (四)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所指“商业”涵盖零售、餐饮、批发、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各类消费活动,包含传统商业消费和随社会生产、高新技术进步而发展形成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重点聚焦核心商圈的核心业态,覆盖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百货、超市或折扣型会员店(≥5000平米)、高端商务或生活商业配套(≥10000平米),以及特色商业街区。  本次规划对象为满足各类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商业空间,包括以各级商圈、社区商业网点为主的四级商业中心体系,基于城市风貌、夜间经济等主题资源的特色型商业集聚区,以及促进商业消费持续繁荣的建设支撑体系。  (五)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  《商务部关于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2021)  《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2021)  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的通知(2021)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的通知》(2019)  《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商建函〔2019〕61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的通知》(建办科〔2021〕55号)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22〕78号)  《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商流通函〔2021〕397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2019)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21)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  《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2022)  《深圳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2022)  《深圳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策略(2021-2035)及近期行动方案》  二、原则与目标  (一)规划原则  1.利民惠民,开拓创新  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跟时代发展脉络,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顺应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新需求新期待,在保障商业供给便民利民惠民的基础上,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引导各类商业空间的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舒适、活力、创新的消费体验。  2.规划引领,有续发展  商圈规划坚持规划引领、市场主导,基于已形成商业市场格局,充分尊重城市人口消费特征及居民生活方式,同时以深圳“双区”建设为指引,深度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将政府在整体规划布局中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视野与商业实际发展规律相结合,推动商圈规划在实际实施中的落地性、精准性和持续性。  3.先行先试,优化供给  在世界级、全国级商圈中逐渐提升商业的地位与角色,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示范区,以业态和品质的提升,带动经营效率、商业贡献的提升,逐步凸显商业对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影响力的作用,改变本土消费外流的趋势,大力吸引市外、境外高端消费。  4.融合联动,品质提升  推动商业规划纳入城市空间规划,鼓励商业功能与城市交通、文化、旅游、历史、休闲、会展等功能紧密衔接、融合互促,突破单一传统零售消费,放大商业空间的公共性,提升消费的体验感,使商业空间成为浓缩城市性格,彰显城市文化、精神和历史的地标场景。  5.魅力塑造,差异协同  以“立足深圳、协同港澳、面向世界”为发展理念,充分依托深圳时代使命、城市价值、产业优势、风貌景观、人文特色,构建“一圈一特色”发展格局,塑造城市独有商业特质和商业魅力,强化商业空间的丰富性、辨识性、影响力,以彰显深圳魅力的商业IP与港澳乃至大湾区城市形成差异协同,引领构建功能互补、资源汇聚、世界影响的湾区商业集群。  6.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城市商业发展,从商业规划、开发、招商、运营、管理等不同角度系统性、综合性考虑商业发展相关主体及面临问题,统筹兼顾商业相关主体所需,结合商业设施等硬件体系建设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消费软环境优化,使商业消费空间成为深圳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标杆。  (二)规划目标  到203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万亿元,初步建成若干个世界级商圈,单个商圈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其中境外旅客(含港澳台)贡献接近30亿元,基本构建层次分明、业态完整、布局合理、普适均衡、前瞻引领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空间体系,打造一批兼具“国际范”“时尚潮”“原创力”“市井气”的特色商业集聚区、示范区,存量商业持续焕新、新增商业高端拓展,国际运营商争相集聚,销售贡献度、业态丰富度、品牌引领度显著提升,境内外客流消费活跃度明显增强,核心商业载体或商业组团间交通可达性、慢行游逛性、功能差异性有效优化,消费智能化场景愈加丰富完善。  到2035年,社消零规模接近2.5万亿元,充分匹配深圳“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美宜居幸福家园”的发展愿景,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示范引领效应的世界级商圈、擎动大湾区消费活力的全国级商圈、缤纷活力的区域级商圈、便利友好的社区网点,单个世界级商圈零售规模达到300亿元,其中境外旅客贡献接近60亿元,建成若干标杆商业体,单个商业体零售额超过100亿元,城市商业贡献度、国际运营商丰富度、高端品牌商家集聚度、商业业态创新力、国际客流吸引力、城市精神凝聚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深圳建成商业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卓著,城市个性、人文魅力全面绽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典范。  到本世纪中叶,消费市场竞争力达到国际一线消费中心城市水平,主要商圈零售额累计约4000亿元,其中境外旅客(含港澳台)贡献接近1000亿元,成为创新卓越、令人向往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级商圈达到全球顶尖水平,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级商圈零售规模达到1000亿元,深圳成为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消费市场充分彰显深圳、大湾区乃至国家制度优势及精神文化特质,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全球商业发展潮流。  (三)发展规模  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统筹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消费需求,有序把控商业空间布局发展,保证商业发展与城市总体发展共荣共生。为持续性指导商业空间建设,取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制定以下量化性发展指标。

深圳市商业空间布局规划监测指标一览表

(四)发展路径  打基础,推动商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规划相衔接,商业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区域消费需求与规划定位,针对不同等级、类型的商圈,合理控制商业零售与配套设施面积,推动商业载体紧凑布局,优化商业载体面积结构,推动商业空间高端高质发展。  建载体,强化国际招引,重点引入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和品牌运营商,加速国际高端品牌及首发经济集聚,注重商业运营商、商业业态的差异性、引领性,引导多业态运营商合理调整业态,推动差异竞争、聚力共赢。  聚资源,集聚优质消费资源,推动商业发展与旅游、文化、体育、会展等公共设施、城市要素密切联动、深度融合、互为促进,打造体验型、目的型消费项目,提升消费粘性。  扩流量,挖掘城市优势与特色资源,以绿色、跨界、智慧等新趋势带动商业创新,点亮深圳商业品牌,扩大深圳商业影响力,造节造季,解锁新消费场景,创新商圈宣传和口碑营销,放大商业消费的流量效应。  强配套,坚持软硬性配套相结合,营造便捷可达、安全舒适的交通联系,推动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建设,以合理、舒适、特色的慢行动线,串联商业设施、轨道交通与重要公共功能节点,实现商业空间的多元外联。制定商圈发展配套措施与扶持政策,针对性解决商圈问题、组织商圈建设。  同推动,坚持长期规划、高效管理,建立检测-评估机制,对核心商圈进行跟踪监测,定期评估规划目标实现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规划策略,制定扶持配套措施。市、区、跨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部署年度任务,推动重大议题研究、规划高效精准落地生效。  三、布局规划  (一)商圈规划体系框架  全市规划构建“四级多元”商业规划体系,形成“世界级—全国级—区域级—社区级”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满足不同维度消费者多层次消费需求。基于深圳产业、深圳风貌、深圳人文等城市魅力,打造科技消费、时尚消费、文化创意消费、旅游消费等一系列多元特色商业集聚区

深圳市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分级体系世界级全国级区域级社区级商圈界定以服务来自全球各地的境内外消费人群的顶级商业组团/街区为核心,通过若干核心组团/街区和周边合资格的旅游、文化、会展等配套设施,有机结合形成的商业城区。以服务全国、辐射大湾区的综合性、高能级商业街区为空间载体,汇聚购物餐饮、商务休闲、文娱旅游等综合性消费功能,结合快慢行交通联系,形成组团效应的商业城区。位于城市区域中心,服务本区域、辐射大湾区范围的消费人群,满足购物、餐饮、文化等综合性消费需求的商圈。位于社区内部或周边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商圈个数2个重点建设型3个潜力培育型3个重点建设型4个潜力培育型42N近期重点建设罗湖核心商圈后海-深圳湾商圈

蛇口海上世界商圈龙华超级商圈龙岗大运商圈

梅林-彩田商圈宝安西乡商圈布吉商圈观澜商圈坪山围商圈光明中心商圈……——中长期潜力培育福田中心商圈空港会展商圈前海·宝中商圈车公庙-下沙商圈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西丽高铁枢纽商圈大鹏环龙岐湾商圈商圈规模≥100万㎡50(含)-100万㎡10(含)-50万㎡——辐射能级以面向全球、辐射全国、引领大湾区为目标,服务全球超广域性和全国广域性消费人群。主要面向大湾区及全国消费人群,匹配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造国际国内旅游消费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以面向本区域,服务大湾区为导向,依托深圳扇形发展格局,服务邻近城市。推动基本商业服务配置下沉,以满足社区便利性、品质性消费需求为导向。发展目标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着力打造集国际消费目的地和标志性城市景观于一体的世界顶级商圈。国内外顶级消费资源汇聚地、时尚消费引领地、城市风貌集合地。打造高端品牌集聚、都市风范突出、商业功能与多种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具有亚洲影响力的消费体验地标。聚焦大湾区一体化,建成体现深圳凝聚力、特色消费活力的区域商业功能区。5-15分钟便民利民惠民生活圈全覆盖。零售额目标300亿元/年150亿元/年50亿元/年——业态特点吸引全球型、门户型、高端型商品、服务、品牌商家;集高端购物、金融商务、旅游休闲、历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涵盖购物餐饮、商务休闲、文化体验等的高能级、高品质、综合型消费功能,同时结合消费升级,发展跨界型、体验型商业业态。深度融合区域文体、景观、产业等在地特色,依托城际轨道等枢纽站点,形成综合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类业态齐全、功能复合的商业中心。支持商业功能与丰富的生活场景融合发展,形成新型体验与消费升级,建立消费者与商业场所的情感连接,激发消费活力,塑造宜居生活。  (二)四级商圈体系  在商圈现状及潜在辐射能级、体量规模、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统筹不同层级商圈和社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优化业态内容、打造方向,在全市整体构建“5+7+42+N”的商圈体系。  1.世界级地标商圈  世界级地标商圈商业体量规模一般超过100万平方米。以面向全球、辐射全国、引领大湾区为目标,服务全球超广域性和全国广域性消费人群。汇聚全球型、门户型、高端型商品、服务、品牌商家等,提供高端购物、金融商务、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依托内地、服务香港、面向世界,着力打造国内外顶级消费资源汇聚、时尚潮流消费引领、标志性城市景观集合的世界顶级商圈。  本次规划打造2个近期重点建设型商圈,以及3个中长期潜力培育型商圈。  近期重点建设型世界级商圈  包括罗湖核心商圈、后海-深圳湾商圈,为现状发展较成熟、已具备市域或更广辐射能级的商圈,预计通过3-5年的发展,商圈业态丰富度、品牌引领度、城市贡献度显著提升,可明显带动境内外客流活跃度,成为具备一定世界影响力的典范商圈。  罗湖核心商圈整合东门、湖贝、人民南、蔡屋围、水贝、笋岗等多个功能区,沿布吉河罗湖段布局,依托东门步行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试点的机遇,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实现消费业态全布局,打造东门国潮休闲场景、湖贝风貌艺文场景、人民南港货港味场景、蔡屋围国际时尚场景、水贝黄金珠宝场景、笋岗工艺美术场景等重点商圈,打造现代与市井交融共生、商业与文旅创新交织、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  后海-深圳湾商圈依托于深圳湾,以后海商圈、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为核心,充分挖掘“科技”“创新”背后的商业价值,以原创精神诠释区域个性、时代精神,打破同质化壁垒,持续发挥对于国际高端品牌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进一步丰富和均衡业态功能;通过建设空中商业连廊,构建多层级商圈体系,推动后海超级商区建设;积极发挥滨海风情特质,打造集高端消费目的地和标志性城市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级地标商圈。  中长期潜力培育型世界级商圈  包括福田中心商圈、空港会展商圈、前海·宝中商圈,为占据城市发展战略核心、具备较强商业发展潜力,但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或新增建设整体提质升级的商圈,预计通过5-10年的发展,商圈依托其内核心商业载体、重大商旅文体设施,辐射带动周边片区,整体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格局。  福田中心商圈以福田CBD、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华强北商业街为核心,以世界级消费目的地为目标,紧抓福田CBD商圈存量物业的更新迭代契机,积极培育新业态、打造深圳中心区娱乐、文化、商业新生态,推动商业休闲消费方式迭代升级,形成与商务中心相匹配的高端商业集聚区,构建与全球标杆城市中心城区相匹配的“超级品牌”;紧抓香蜜湖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契机,以国际顶级平台为主要抓手,打造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高端国际百亿级商业集聚区;巩固提升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引领地位,聚焦电子信息、创新创业主题,构建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国际消费电子展示交易平台和全球消费电子新品首发地标,聚焦5G生活体验示范,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时尚创新、艺术共生等先行元素,催生黑科技体验购物、虚拟沉浸展览等新型消费业态,将科技展销、创新教育、电子展销、民俗文化、时尚游休等多元特色功能转化为品牌型消费活动或一体化商旅游线,打造产商融合的亚洲电子窗口。  空港会展商圈依托国际会展中心、深圳机场等独特资源禀赋,秉承“展城一体”“空港一体”发展理念,打造“二级核、六组团”消费集群。会展商业极核聚合商务商贸、高端体验、全时消费等功能,打造“24小时活力”消费圈;机场商业极核集合免税、首店、商旅、便捷服务为一体,充分发挥国际交往桥头堡效应。极核作为核心引流设施,通过周边文旅及冰雪城组团、沙井-清平古墟组团、立新湖组团、凤凰古村组团、黄田组团、深中门户组团六个特色消费组团,丰富消费内容、延长旅客停留时间。同时立足区域滨海特质、蓝绿风貌,以滨海休闲岸线、公园绿地走廊,联动区域山海文化资源,将水景、生态引入腹地,融入商业生态休闲消费方式,打造城市消费新活力,跨越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商业魅力名片。  前海·宝中商圈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依托,重点打造妈湾、前湾、桂湾、宝中等核心区域,融汇高端商务服务、深港创意、人文休闲、滨海体验等功能,聚集国际大牌、时尚潮牌、首店经济以及城市TOD商业、城市文化公园等功能主体,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化商圈载体形态,聚焦“亲海城区”“港味突出”等元素,突出国际性繁华街区商业和湾区滨水生活体验,发展消费新模式,创造消费新场景,打造区域协同、商业联动、功能多样的商圈体系,构建沉浸式、体验感、具备窗口展示功能的地标式核心商圈,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IP。  2.全国级引领商圈  全国级引领商圈商业体量规模一般在50-100万平方米之间。主要面向大湾区及全国消费人群,匹配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造国际国内旅游消费目的地的发展目标,承载涵盖购物餐饮、商务休闲、文化体验等的高能级、高品质、综合型消费功能,同时结合消费升级,嫁接时尚、创意资源,发展跨界型、体验型商业业态,打造高端品牌集聚、都市风范突出、商业功能与多种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具有亚洲影响力的消费体验地标。  本次规划共划定7个全国级引领商圈,其中近期重点建设3个,中长期潜力培育4个。  近期重点建设型全国级商圈  包括蛇口海上世界商圈、龙华超级商圈、龙岗大运商圈3个商圈。  蛇口海上世界商圈以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海上世界广场为核心,充分发挥区域历史人文、自然风情特色,创新结合异国时尚、先锋艺术体验,导入大型艺术型商业综合体、文化艺术体验活动、高端消费品牌等,打造浓缩城市时代发展史、消费与艺术、人文、时尚、美学等多元素相融相生、焕新城市美好生活体验的全天候山海人文艺术生活空间。  龙岗大运商圈以深圳大运中心、龙岗中心城为核心,围绕大运中心和重大体育赛事、新兴时尚体育赛事布局赛事消费、休闲体验类业态,打造区域级体育消费引擎;以龙岗国际大学城为核心,围绕科技人才和深港青年人才,配套高品质商业空间,打造宜居生活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  龙华超级商圈位于深圳城市中轴的核心节点上,以全客群消费需求为出发点,沿人民路打造超级商业街区,布局“首店经济”等“体验型”消费业态,置入科技元素及跨界艺术装置,打造龙华数字打卡地标,突出商业服务、创新创意、科创服务、品质生活,将龙华超级商圈打造成为具有多样化城市功能的世界级未来消费体验中心。  中长期潜力培育型全国级商圈  包括车公庙-下沙商圈、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西丽高铁枢纽商圈、大鹏环龙岐湾4个商圈。  车公庙-下沙商圈以车公庙片区连片改造升级为核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时尚、创投总部基地,建设集智能科技、数字创意、时尚设计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片区,商业发展依托密集商务办公、地铁换乘中心、泰然科技园酒吧、十亩地、皇冠体育中心等,聚焦娱乐、休闲、打卡、创意、时尚等,引入品牌旗舰、品牌首店、艺术业态等,打造主题商业空间、创新商业集群,与片区产业定位形成呼应。  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以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为核心,弘扬中英街深港爱国教育示范基地,推动中英街免税小镇重建、梅沙黄金海岸旅游区、东部华侨城等周边旅游胜地繁荣。推动跨境旅游消费、口岸免税消费、高端要素资源等集聚,释放深港产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吸引旅游人群,形成千亿级旅游消费产业集群。  西丽高铁枢纽商圈以西丽高铁站为核心,充分发挥周边科技要素集聚优势,结合重点创新科技企业商业产品,打造元宇宙、智能终端等科技消费沉浸体验空间,深入推动产商融合,发挥商业原创力;依托轨道交通跨区域、跨城市辐射能力,汇聚大湾区乃至全国商业资源、消费人群,拓展商业业态丰富度与影响力,打造城市商业新客厅。  大鹏环龙岐湾商圈依托于大鹏新区整体规划定位,至2025年确保基本建成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汇聚较场尾、金沙湾、大鹏乐高、杨梅坑、大鹏所城及华润-开云深圳度假商业综合体等重要旅游项目,共同发展海滨休闲商业、海洋科研、海洋教育、文旅古镇、生态旅游等,打造产、商、海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  3.区域级活力商圈  区域级活力商圈商业体量规模一般在10-50万平方米。基于深圳条带状城市形态,以面向本区域,服务大湾区为导向,深度融合区域文体、景观、产业等在地特色,商业消费功能凸显多元化、特色化。依托城际轨道等枢纽站点,支持商业功能跨市融合,形成综合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类业态齐全、功能复合的活力商圈。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建成体现深圳凝聚力、特色消费活力的区域商业中心。  本次规划共划定42个区域级活力商圈,包含八卦岭商圈、大冲商圈、石岩商圈、横岗商圈、民治商圈、坪山围商圈、光明中心区商圈、葵涌中心商圈、深汕合作区核心商圈等。  4.社区级便民网点  社区级便民网点以满足社区居民商业消费需求为导向,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配置兼具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种业态,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社区商业特点。同时支持商业功能与丰富的生活场景融合发展,形成新型体验与消费升级,建立消费者与商业场所的情感连接,激发消费活力,塑造宜居生活。  社区级便民网点分为15分钟步行可达和5-10分钟步行可达。  15分钟步行可达服务半径约800-1000米,服务人口规模5-10万,在保障社区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配置休闲、健康、社交、娱乐、购物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品质提升类消费业态。  5-10分钟步行可达服务半径约300-500米,服务人口规模0.5万-1.2万,优先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务等日常生活基本消费需求,如便利店、小超市、菜市场、理发店、药店等。  (三)特色商业集聚区  深圳享有“创客之城”“时尚之城”“设计之都”等美誉,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释放着创新活力、时尚魅力、多元文化特质,结合丰富的生态、海景等旅游资源,在一些区域催生了独特的产业和商品优势。特色商业集聚区依托商圈的建设发展,以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城市产业、环境风貌、公共人文等优势资源为支撑,聚焦科技、时尚、文化创意、旅游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承担着将产业、商品优势转化为特色商业集聚优势的任务。特色商业集聚区业态上以购物、餐饮、旅游、休闲等为主,在空间上主要呈线状、组团状分布,多以单体大型商业设施、商业街区、市场群的形式体现,并形成较强辐射能力。  1.科技消费集聚区  科技消费集聚区重点围绕深圳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优势科技领域,构建完整的消费品研发、生产、供应、营销链条,延展研学交流、大众参与与展示功能,以产研展商结合带动科技产品体验化、展示化、品牌化。聚焦新科技与新消费,深入挖掘深圳“20+8”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机遇,支持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产品化、商品化转化,引导华强北电子消费街区、光明科学城等结合集群特色布局商业空间节点、打造主题商业场景、创新商业消费内容。  2.时尚消费集聚区  时尚消费集聚区重点依托深圳消费电子、服装、家具、钟表、首饰、眼镜、皮革、美容美发美妆八大优质传统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品牌文化特色的创新性挖掘,激活优势传统工业的商业价值,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深圳产品”向“深圳品牌”转变。规划建设大浪时尚小镇、光明“中国时间谷”钟表时尚聚集区、横岗眼镜产业集聚区、水贝黄金珠宝基地等一系列“时尚+”消费体验区。  3.文化创意消费集聚区  文化创意消费集聚区充分挖掘深圳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与人文创意价值,在尊重历史风貌及传统习俗的前提下,将餐饮、娱乐、手工艺、展廊等消费业态以及节庆活动与非遗文化、古村古墟场景相结合,培育文商旅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风情商业区。提升改造观澜古墟、清平古墟、沙井墟等古墟镇,以及甘坑村、金龟村、大万世居、鹤湖新居、凤凰古镇等古村落。焦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城市文创品牌,鼓励其与消费业态结合,形成集“食、游、购、娱、体、展、演”等于一体的商业消费空间。提升改造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笋岗艺术展览中心、中洲坊创意中心、东门动漫城、华侨城创意文化街区等一批文创基地,创新性赋予其商业功能,打造新型“文创+”消费聚集区。  4.旅游消费集聚区  旅游消费集聚区重点依托城市生态、滨海资源,多层次挖掘“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海岸-海域-海岛”的文旅、休闲、运动、康养价值,打造多元活力消费场景,创新城市旅游商业表达。丰富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湾公园等旅游景点和主题公园的旅游体验,创新消费渠道和购物体验。大力提升欢乐港湾、华发冰雪世界等文旅商项目的商业服务品质,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消费目的地。推进实施华侨城集团在深文旅项目、特发小梅沙项目、海上看湾区旅游项目、小漠文化旅游创意项目等重点旅游项目,引导推出特色休闲娱乐活动和旅游消费精品线路,培育多元消费模式,打造若干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旅游+”消费空间。  5.夜间消费集聚区  夜间消费集聚区依托城市商圈,以及公园、广场、绿道等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引入夜间消费业态及活动,打造“夜游、夜购、夜娱、夜市、夜赏、夜品”等夜间主题场景,延长夜间消费营业时间,增强夜间消费体验。加强“1+N”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规划布局,保证各区改造建设至少1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优先将海上世界、欢乐海岸、欢乐港湾、东门步行街、上河坊欢乐小镇项目等打造成为地标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四、各区建设指引  (一)福田区  1.发展目标  围绕“首善之区、幸福福田”愿景,以福田中心世界级商圈为核心牵引,建成代表深圳城市精神和城市气质的“超级品牌”,挖掘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引擎的深层消费潜力,培育新消费业态和创意消费场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2.发展策略  以福华路节日大道现有商业载体为基础,引进高端特色门店,注入艺术、文化、展览等时尚元素,带动福田CBD高端化发展。联动福田CBD超广域金融资源,高起点规划香蜜湖商圈融汇山水生态、全球交往、文化交流、高端体验等主题,赋能发展国际消费体验。提升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品牌效应,聚焦电子信息、创新创业主题,构建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国际消费电子展示交易平台和全球消费电子新品首发地标,以科技、文化引领街区业态提升,发展“时尚+商业”“5G+商业”。以立体互联、无缝衔接的快慢行系统,串联笔架山、莲花山等生态集群,中心书城、音乐厅等文化集群,以及COCO Park、深业上城等商业集群,激活户外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健康消费等空间场景、特色业态,打造商业消费新生态。  (二)罗湖区  1.发展目标  聚焦“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发展定位,以罗湖核心世界级商圈为重点引擎,深刻挖掘老罗湖历史文化底蕴与新罗湖深港时尚机遇,建设历史人文与时尚创意交相辉映的城市消费中心。  2.发展策略  完善以东门-湖贝为活力消费核、万象城为高端体验区、人民南为深港融合区、水贝为珠宝时尚区、笋岗为工艺文化区的“一核多区”消费节点布局,打造人文荟萃、国际时尚的消费节点网络布局。以东门统筹片区、湖贝统筹片区、蔡屋围统筹片区为核心引入世界一流文化、艺术、商业运营商,推动商业业态及空间场景化、地标化发展,形成体验消费、时尚消费、人文旅游、夜间经济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跨时代潮流引领都会商区。以万象城等地标性商业载体为核心,持续导入国际一线品牌和顶级奢侈品品牌首店,鼓励设置全球影响力品牌首发首展首秀专区,培育建设国际高端消费商业中心。以无缝衔接的慢行路径串联东门、湖贝、蔡屋围、人民南四大核心消费集聚区,导入人文消费活动、体验业态,构建生态、人文、旅游、商业交相呼应的国际型文旅消费体验中心。  (三)盐田区  1.发展目标  落实“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目标定位,高标准打造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依托盐田“山海”“深港”“文旅商”等特色资源,引领全区消费功能的综合性、高能级、高品质发展,打造深港融合免税旅游封面。  2.发展策略  鼓励中英街积极对接香港美妆药妆、生活用品、香港本土老字号、米其林餐饮品牌等特色消费品牌,推动深港两地建筑、语言文化价值、节庆活动合作融合,打造深港跨境示范商业街。持续推动沙头角口岸重建工作,研究导入具有国际知名度、深港影响力的品牌,探索制定入境免签、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提升口岸消费环境的便利政策。充分借助小梅沙、大梅沙、东部华侨城等山海资源,拓展发展研学、婚庆、滨海娱乐、海上休闲、会议会展、体育赛事、主题节庆、特色零售等业态功能,打造都市型滨海旅游度假会客厅。支持精茂城等既有商业进行载体更新、业态焕新与功能转型,积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新型体验式消费。依托旧墟镇、半山公园带等关键文化及景观节点,聚焦烟火体验、青年潮流等主题,打造网红夜市、海滨餐厅、云顶茶室、露营基地等特色消费场景。  (四)南山区  1.发展目标  聚焦“中央智力区和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后海-深圳湾、前海·宝中两大世界级商圈,以及海上世界、西丽高铁枢纽两大全国级商圈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区商业整体提质升级,形成消费氛围浓厚、时尚魅力迷人、科创文化赋能、消费场景复合的高品质消费首选地。  2.发展策略  充分发挥区域数字创意资源集聚优势,赋能商业消费业态创新、场景升级,成为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消费的孵化平台、展示窗口。以深圳湾、蛇口、前海、后海等片区为核心商业节点,构建差异互补、协同共生的空间布局体系,形成极具竞争力和湾区活力的商业消费带。后海深圳湾商圈依托国际金融、高端商务、科技创新等集聚优势,重点布局国际高端消费以及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培育个性化、时尚化、信息化、体验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示范场景。前海·宝中商圈聚焦高端商务、深港融合、人文休闲、亲海生活等主题,持续引入全球商业运营商、高端商业品牌、创新商业业态,打造国际文旅娱购艺术湾岸。蛇口片区依托口岸及邮轮航线,推动邮轮游艇、海上休闲、文化演艺、娱乐购物联动发展,建设国际滨海文旅消费胜地。  (五)宝安区  1.发展目标  聚焦“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发展目标,紧抓前海·宝中、空港会展两大世界级商圈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载体的客流辐射效应,成为世界商务会客、文旅消费目的地。  2.发展策略  以空港会展世界级商圈为核心,聚焦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两大核心发展引擎,带动冰雪文旅城、沙井-清平古墟、立新湖、凤凰古村、黄田和深中门户等六大特色型消费聚集区差异化协同发展,打造商旅微旅世界交往窗口。推动宝安中心区、创业路大道与前海核心区快慢行交通贯通、功能联动、氛围融通,衔接商业综合体、滨海文化公园等重点商旅文设施,加速现象级商旅项目建设,强化全球商业要素磁吸效应,与前海共同打造兼具人文魅力与高端实力的城市商业新中心。用好用足宝安滨海、历史、产业资源,全力推进“湾区之心”、海上田园升级改造、沙井·金蚝小镇等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商业形式,拓展发展艺术展示、剧场书店、滨海市集、沉浸街区等创新业态,突出城市空间的美学性、文化性与体验性,形成数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地标。  (六)龙岗区  1.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发展定位,以产业、体育、文旅重点资源为抓手,着力发展夜间经济、体育消费、“旅游+”消费、会展消费,打造创享科教娱乐与幸福家园生活交织的东部消费中心。  2.发展策略  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下沉渗透,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产品、体验式消费场景,培育消费新热点。围绕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枢纽区、重大文体设施等,谋划建设一批差异协同的消费商圈。以大运中心及周边为核心,围绕体育赛事、运动时尚,发掘本土体育品牌机遇,创新“体育+商业”消费模式,发展全体验、全客群、全互动的主题式商业体验,打造集合体育、健康、休闲、娱乐、商业和风土人情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充分挖掘甘坑客家小镇、鹤湖新居、大田世居等古镇古村的建筑风情与历史民俗特色,有选择地引入创意艺术、休闲餐饮、文化娱乐业态,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时尚生活和谐共生的“旅游+”发展示范区。依托深圳科技博览中心、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等项目,着力发挥会议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拉动会展、住宿餐饮消费、都市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  (七)龙华区  1.发展目标  依托龙华建设“数字龙华”、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的契机,深入推动龙华超级商圈建成国家级商圈,布局数字创新体验、科技展示发布、科普体验平台,构建烟火时尚、数字体验的高品质生活方式集聚区。  2.发展策略  提升民治、龙华商圈,做旺观澜、大浪商圈,建成若干主题鲜明的商业地标和体验中心,打造年轻、潮流、时尚主题消费集中地。瞄准数字经济前沿技术,多节点培育引进体验型、新零售业态,打造科技展示、新品发布、科普体验场景,推动商业网点品质整体升级。以壹方天地、星河ICO等商业空间为核心,加快建设龙华超级商圈,做大做强“首店首发经济”,突出家庭亲子消费、文创消费主题,丰富数字化、沉浸式、高品质商业场景,形成集商业商务、文化时尚、休闲娱乐、高端居住于一体的深圳都市活力中心。积极挖掘大浪时尚小镇、观澜文化小镇等特色产业、文旅项目的商业价值,围绕原创设计、文化旅游等主题,汇聚具有创新性与专属性的品牌、店铺及活动,构建独具一格、富有生命力的区域商业IP。  (八)坪山区  1.发展目标  聚焦“深圳东部中心”战略目标,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为引领,打造新经济、新体验、新风貌综合多元的创新策源地。  2.发展策略  加快建设一批成熟商圈,强化坪山中心的商业服务职能和业态升级,着力将燕子湖打造为“山水会客厅、活力新中心”,布局锦龙、坪山围、东部高铁新城、坑梓中心等城市商圈节点,打造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类型多样的商圈格局。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依托大万世居、金龟自然生态艺术村落、东江纵队纪念馆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集合历史人文、红色文化、创意消费等为一体的主题旅游消费产品。借助新能源汽车和智慧网联、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布局,加快产商融合,开展汽车消费、医药消费等业态,推动智慧零售应用。完善夜间消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夜间节庆活动串联区域文化、生态及商业地标,构建全时段夜经济主场。  (九)光明区  1.发展目标  落实“科学、城市、产业、生态”四位一体的发展方向,以及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等功能定位,以凤凰城超级商圈为先驱,加快构建以新湖、公明、凤凰城、马田、凤凰、玉塘等区域级商圈为节点的商圈体系,打造国际范、科技感、烟火气相融合的魅力消费集聚区。  2.发展策略  围绕轨道6号线打造光明区消费主轴,以凤凰城地铁站及站点周边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等为核心,规划布局凤凰城超级商圈。通过形象标识建立、商圈亮化、交通治理等措施,擦亮商圈品牌形象。以“国际范、凤凰韵、科技感、时尚度、亲民味”为指引,持续导入餐饮、娱乐、体验和零售等多层次复合消费业态,提升高端消费供给,设计面向潮流年轻人、城市商旅客、家庭及儿童等的多条特色消费线路,以街区功能串联、场景氛围营造、特色主题活动等串联区域文化、商业设施及公园、水岸等休闲区域,将凤凰城片区打造成精致生活消费目的地。挖掘光明科学城科技资源,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支持演艺音乐、电子竞技、数字出版、“智慧”书店等文化消费快速发展。  (十)大鹏新区  1.发展目标  落实“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东部滨海旅游服务中心”发展目标,以“生态大鹏、国际大鹏、烟火大鹏、时尚大鹏”为引领,构建全域、全季、全龄、全业态旅游商业消费新格局,以环龙岐湾全国级商圈为牵引,整体建成充满魅力、独具活力的南方度假胜地、滨海轻旅商区。  2.发展策略  加快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6180”工程,锚定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1个目标,推动龙岐湾、金沙湾等6大重点片区开发、乐高乐园、法国开云The Mall奢侈品奥特莱斯项目等8大基石项目打造,以及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轨道32号线一期在内的轨道、高速、口岸等10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引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旅商IP项目,打响大鹏新区旅游消费核心品牌。兼顾本土及外来消费需求,增加商业新增供应,吸引优质商业运营商入驻,推动区域商业品质及消费能级整体提升。以大鹏湾、龙岐湾、东西涌等海域或海岸线为轴,串联多个山海景点,导入滨水度假、水上运动、教育研学、主题购物、特色体验等多种旅游消费主题,形成“以游为轴,以商共融”的消费格局。  (十一)深汕特别合作区  1.发展目标  立足“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发展定位,推动商业供给扩容提质,促进商业业态和场景创新,培育大湾区消费融合与协同圈层。  2.发展策略  围绕小漠国际物流港、鲘门高铁站等重点产业及枢纽片区,建设一批集购物、娱乐、餐饮、酒店、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轨道交通商业中心,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依托区域蓝绿交织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消费、生态消费、康养消费等商旅融合新业态,打造山水田园生态消费目的地。充分挖掘区域客家文化、福佬文化、疍家文化等历史文化基因,面向深莞惠等周边城市组织跨城市的手工艺、传统文化等讲座、交流、集市及快闪活动,以深汕文旅“走出去”、跨省市商旅联动,扩大深汕文旅品牌影响力、辐射力及吸引力。打造一批公共文化、山海旅游等主题小镇及地标建筑,以形制统一的空间界面、彰显地域特色的活动营造等,支持住宿业、特色小镇、文旅项目、商业载体等联动发展,整体打造人文荟萃、活力融洽的新兴商业城区。  五、建设支撑体系  深圳作为后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基础相对薄弱,依靠消费市场自然力量难以实现该目标,需要政府立足“顶层引领、全局思考、统筹谋划”,从多个方面为世界级商圈及全国级商圈搭建建设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商圈建设工作专班。以“统筹协调”、“多级联动”模式推进各类商圈建设。实行市、区、街道多层级负责制,市级政府机构承担统筹规划职责,引导城市整体商业发展方向,重点把握世界级、全国级商圈发展工作;区级政府机构根据市级目标导向,细化并制定自身适用规划及行动方案,重点把握区域级商圈发展工作;街道办事处重点把握社区级便民网点发展工作。  二是推动商圈规划制定与融合。实行政府多部门联动工作制,推动各商圈市容市貌、慢行交通、轨道联通、物流供应链、文化旅游、会议会展、智慧城市、金融支持实体等相关事项形成功能联动、多元融合的立体规划。  三是形成建设项目推进任务清单。围绕商圈建设重点项目,细化各项工作,形成落实到部门的任务清单,协同促进商圈及相应配套建设工作持续稳步推进。  四是提出商圈推广及品牌引进培育计划。聚焦全市商品多样、物美质优、时尚创新,持续以清单形式“外引”“内培”国内外优质消费品牌。  五是科学评价商圈发展情况。围绕综合实力、国际引力、商业活力、运营有力、空间魅力、发展潜力六个维度,探索全市商圈评估考核奖励机制,指引世界级、全国级商圈建设。  六是搭建协作平台。建立政企协同机制,加强管理者、运营商、品牌方、行业协会、消委会等的联系,提升政企互联水平,推动实现商圈内差异竞争、信息共享、政企合作、问题处置、共治共管,最大化激发商业潜力、赋能商业影响力提升。  七是联通全球智慧中枢。汇聚全球资深专家,联动调度智慧,驱动定期、定向、专项战略研讨、顶层设计建议,科学支撑商圈发展决策,探索设立国际咨询委员会。  附件1:附图  (一)商圈示意图商圈整体示意图世界级商圈示意图(5个)

全国级商圈示意图(7个)区域级商圈示意图(42个)

特色商业集聚区示意图  (二)行政区商业集聚区示意图福田区

罗湖区

盐田区

南山区

宝安区

龙岗区

龙华区

坪山区

光明区

大鹏新区  附件2:附表  (一)世界级地标商圈一览表序号商业类型商圈名称二级商圈名称行政区发展方向1近期重点建设型(2个)罗湖核心商圈东门商圈人民南商圈蔡屋围商圈笋岗商圈水贝商圈湖贝商圈罗湖区世界级商旅文融合、影响力卓著的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2后海-深圳湾商圈后海商圈超总商圈南山区集高端消费目的地和标志性城市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级地标性商圈3中远期潜力培育型(3个)福田中心商圈福田CBD商圈香蜜湖商圈华强北商圈福田区福田CBD、香蜜湖以世界级消费目的地为目标,形成与全球标杆城市中心城区相匹配的“超级品牌”,华强北以产商融合为核心目标,建设科技时尚活力商圈,成为亚洲电子代言4空港会展商圈宝安机场商圈空港新城商圈宝安区以会展经济、海洋经济、都市文旅为内核的商业魅力名片5前海·宝中商圈宝中商圈桂湾商圈前湾商圈妈湾商圈南山区、宝安区构建地标式核心商圈,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IP  (二)全国级引领商圈一览表序号商业等级商圈名称行政区发展方向1近期重点建设型(3个)蛇口海上世界商圈南山区山海人文艺术生活空间2龙华超级商圈龙华区未来跨界数字休闲场景3龙岗大运商圈龙岗区绿色体育创享娱乐场景4中远期潜力培育型(4个)车公庙-下沙商圈福田区创意时尚主题娱乐集群5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盐田区深港融合免税旅游地带6西丽高铁枢纽商圈南山区新创城际科技体验场景7大鹏环龙岐湾商圈大鹏新区创意海滨生态融合示范  (三)区域级活力商圈一览表序号商业等级商圈名称行政区1区域级(42个)八卦岭商圈福田区2东园路商圈福田区3梅林商圈福田区4彩田商圈福田区5保税商圈福田区6益田商圈福田区7大冲商圈南山区8华侨城商圈南山区9西乡商圈宝安区10石岩商圈宝安区11松岗商圈宝安区12深中通道门户商圈(远期)宝安区13横岗商圈龙岗区14南联商圈龙岗区15坂田商圈龙岗区16布吉商圈龙岗区17平湖商圈龙岗区18深圳北站枢纽商圈(远期)龙华区19白石龙商圈龙华区20观澜商圈龙华区21民治商圈龙华区22大浪商圈龙华区23红山-上塘龙华区24鹭湖中心城(远期)龙华区25坪山围商圈坪山区26坪山中心商圈坪山区27锦龙商圈坪山区28燕子湖枢纽商圈(远期)坪山区29东部高铁新城商圈(远期)坪山区30坑梓中心片区商圈(远期)坪山区31凤凰城商圈光明区32公明商圈光明区33新湖商圈光明区34马田商圈光明区35玉塘商圈光明区36凤凰商圈光明区37葵涌中心商圈大鹏新区38大鹏中心商圈大鹏新区39大鹏半岛商圈(远期)大鹏新区40深汕合作区核心商圈深汕特别合作区41鲘门高铁站商圈(远期)深汕特别合作区42小漠港商圈(远期)深汕特别合作区  (四)特色商业集聚区一览表行政区所在商圈主题特色特色项目名称(列举)福田区华强北商圈消费电子华强北电子消费街区福田中心商圈夜间经济购物公园酒吧街福田中心商圈会展商业会展中心保税商圈前沿科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罗湖区罗湖核心商圈黄金珠宝水贝黄金珠宝基地罗湖核心商圈工艺美术笋岗艺术展览中心罗湖核心商圈夜间经济东门步行街罗湖核心商圈公园商业仙湖植物园盐田区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深港历史中英街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滨海休闲梅沙滨海运动旅游消费区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主题公园东部华侨城南山区西丽高铁枢纽商圈智能终端留仙洞总部基地华侨城商圈文化创意华侨城创意文化街区南头片区文化旅游南头古城华侨城商圈主题公园世界之窗、欢乐谷蛇口海上世界商圈夜间经济海上世界后海-深圳湾商圈体育娱乐深圳湾体育中心前海·宝中商圈夜间经济欢乐港湾宝安区空港会展商圈会议展览国际会展中心空港会展商圈文化遗产沙井古墟空港会展商圈广府文化凤凰古村空港会展商圈冰雪娱乐华发冰雪世界前海·宝中商圈啤酒文化华润雪花啤酒总部基地西乡商圈夜间经济西乡步行街龙岗区横岗商圈眼镜产业横岗眼镜产业集聚区布吉商圈商品油画大芬油画村龙岗大运商圈赛事运动大运中心体育场坂田商圈数字创意天安云谷龙华区大浪商圈现代时尚大浪时尚小镇观澜商圈原创版画观澜版画基地观澜商圈古墟文化观澜古墟鹭湖中心城商圈体验消费观城项目坪山区坪山中心商圈文创体验坪山文化聚落项目锦龙商圈客家风情大万世居坑梓中心片区商圈夜间经济坑梓育新美食街光明区凤凰城商圈科教融合光明科学城公明商圈钟表产业光明“中国时间谷”钟表时尚聚集区公明商圈红木文化光明红木文化古镇凤凰城商圈农业旅游光明农场大观园大鹏新区大鹏环龙岐湾商圈历史文化大鹏所城大鹏环龙岐湾商圈滨海休闲杨梅坑大鹏环龙岐湾商圈主题公园乐高乐园大鹏环龙岐湾商圈旅游度假金沙湾国际乐园大鹏环龙岐湾商圈民宿经济海贝湾民宿集群


《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系统性、全方位推进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圳市商务局组织编制了《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制背景  2019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商运发〔2019〕309号),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2021年10月,国家商务部发布《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规划,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创新政策、补足短板,借鉴经验、对标创建,切实推进消费高质量发展”。  当前,深圳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目标,市商务局已于2022年2月印发《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商业网点和商圈规划布局统筹”。同年,全市召开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会议,征求各区、各部门意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做好落实《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编制工作和世界级、全国级商圈建设工作。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为总则;第二章为原则与目标;第三章为布局规划;第四章为各区建设指引;第五章为建设支撑体系。附件为商圈附图及列表。  (一)总则。  明确《规划》的背景及对象。包括规划背景、规划期限、规划范围、规划对象、规划依据等内容。  (二)原则与目标。  明确规划目标及要求。包括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发展规模、发展路径等内容。  规划原则。紧密对接国家指导思想,结合深圳发展实际,提出“利民惠民,开拓焕新”“规划引领,行稳有序”“先行先试,优化供给”“融合联动,品质提升”“魅力塑造,差异协同”“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六大原则。  规划目标。在深入分析深圳市商圈发展的现状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203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的商圈发展目标,近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1.7万亿元,初步建成世界级商圈,基本构建层次分明、业态完整、布局合理、普适均衡、前瞻引领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空间体系”,远期全市“社消零规模接近2.5万亿元,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示范引领效应的世界级商圈、擎动大湾区消费活力的全国级商圈、缤纷活力的区域级商圈、便利友好的社区网点”,展望未来消费市场竞争力达到伦敦等国际一线消费中心城市水平,“成为创新卓越、令人向往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级商圈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发展规模。基于深圳发展实际、规划目标、国内外案例对标及商圈建设展望,制定阶段性量化指标,指引并监测商圈建设。  发展路径。围绕近远期发展目标,从规划衔接、品牌招引、功能融合、宣传推广、扶持配套、监测评估等多个方面提出商圈发展路径。  (三)布局规划。  提出深圳“四级多元”商业规划体系。  围绕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目标,系统性参考借鉴上海、北京、伦敦等国内外知名消费中心城市的商业网点分级规划,综合考虑商圈所处发展阶段和建设机遇,衔接深圳国土空间、交通网络等总体规划,以及数字城市、海洋经济、文体旅游等专项规划,提出涵盖“世界级地标商圈、全国级引领商圈、区域级活力商圈、社区级便民网点”的四级商圈体系,并明确对应的规模、能级、零售额及业态目标。世界级、全国级、区域级商圈界定及规划重点参考国内外标志性商圈建设经验,并充分结合深圳商业现状、特色优势及发展机遇。社区级网点分级及规划以国家商务部《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为指引,依托《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结合上海、北京、新加坡等城市对于社区商业的规划建设,提出“15分钟步行可达”“5-10分钟步行可达”两种层级。  以统筹提升商圈综合消费能级为目标,深度挖掘深圳资源禀赋,从产业、自然生态、人文风貌、历史文化、体育运动等方面,塑造多维消费场景,推动构建“一圈一特色”发展格局,推动将产业、商品优势转化为多元特色商业优势。  (四)各区建设指引  围绕全市四级商圈体系建设规划,结合各区商圈建设发展目标,聚焦各区商圈发展情况、资源禀赋、特色特点探索各辖区内“世界级—全国级—区域级—社区级”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和多元特色商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路径。  (五)建设支撑体系。  从深圳商圈建设总体目标出发,着眼解决商圈实际存在问题,从品牌引进培育孵化、科学评价商圈发展情况、推动相关规划融合、搭建协作平台、联通全球智慧中枢五个方面提出实施保障措施,为世界级、全国级商圈搭建建设支撑体系。

1秒记住本站地址,深圳生活(szsh.org)

首页  →   其他